余仁

时间:2019年04月18日访问次数:71

    余仁(1920.4.14~2006.5.12),原名徐广麟,山东黄县(今龙口)人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0年起任胶东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干事、抗日军政大学胶东分校政治处民运干事、学员队政治指导员。1942年9月起在胶东建国学校工作,先后担任该校教育科科长、副校长、党委副书记等职。建国后,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五部副主任、二部主任、教务处副处长。1952年10月调至新创建的华东化工学院工作,11月任政治(辅导)处主任,翌年1月任党委会书记。1956年4月中共华东化工学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,余仁当选党委书记,同年12月任副院长。1960年4月调至交通大学,历任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、党委代理书记。“文革”中遭受排挤、隔离和迫害。1977年调至上海音乐学院主持工作。1981年2月再次出任华东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直至1985年12月离休。

    余仁是华东化工学院主要创始人之一,先后两次出任华东化工学院党委书记,为学校的创建、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
    建校之初,党在学校中的力量相对薄弱,教职工和学生中党员所占比例很少。作为政治(辅导)处主任和党委会书记的余仁,不负重任地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,发展和壮大了党的队伍,保证党的工作开展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(1958年9月前,我国高校实行校长负责制)。同时,身兼新校(现梅陇校址)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的他,认真贯彻中央勤俭办学的方针,与全院师生员工一同艰苦创业,以有限的财力,努力做好梅陇校址的建设工作,确保1954年夏的迁校任务完成。

    在第一任期内,他认真执行和贯彻的党的教育方针,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在搞好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开展科研工作。为了使学校科研事业发展有良好的环境,他积极奔走,争取各方的支持,从物质条件上保障科研的顺利进行。同时,他善于团结知识分子,对他们政治上信任,工作上依靠,生活上关心,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,使他们能够安心从事科研工作。正是在他的引导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学校的许多科研成果成果在1958年7月的上海市科技跃进展览会上获得了周恩来总理的好评;1960年,学校进入64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行列。

    1981年2月,余仁重回华东化工学院出任党委书记。在此任期内,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、政策,全面推动学校的拨乱反正工作。在教学上他提出试行“学科设系,系办专业”的体制,先后把5个系扩建为16个系,把华东化工学院从一所单科性大学变为以化工为特色,文、理、工结合发展的多科性大学。他还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建立教学、科研和生产联合体的设想,探索并实践出一条结合教学、科研、生产于一体的高校办学新路子。

    著有《开创教学、科研、生产联合体的新路子》、《建立教学、科研、生产联合体的回顾与展望》等文。

 

档案馆:王力、陆宪良,2011-2-28